2025年1月6日,美国国防部发布了更新后的“中国军事企业清单”(Chinese Military Companies List,以下简称为“CMC清单”)。在本次更新后,目前共有134家中国企业被认定为“中国军事企业”并被列入CMC清单中,其中包含了众多在各自行业内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企业,因此引发了社会及舆论的广泛关注。
事实上,这早已不是美国政府第一次以所谓的“涉军”名义将中国企业加入黑名单;国防部CMC清单也并不是唯一一张美国政府以“涉军”名义创设的黑名单。CMC清单对被列入的企业具体会造成什么影响?该清单与美国财政部、商务部等部门管理的其他涉军黑名单间又有什么关联与区别?在本文中,我们将全面解读CMC清单的起源与影响,以帮助中国企业准确把握CMC清单所造成的影响,提前防范并妥善应对潜在风险。
CMC清单的源起
美国国防部根据《1999财年国防授权法案》第1237条制定的“中共军事企业清单(Communist Chinese Military Companies List,以下简称为CCMC清单)”被普遍认为与CMC清单的产生存在紧密关联。根据该法案,美国国防部原先应于1999年1月公布CMCC清单,但直至2020年6月,时任美国国防部长才首次公布了该清单,并在后续将共计44家中国企业分批列入。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于2020年11月发布的第13959号行政令和2021年1月发布的第13974号行政令规定了美国主体被禁止有偿购买、出售任何CCMC清单上主体的公开交易证券。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及箩筐技术均通过诉讼方式成功从CCMC清单中被移除,而CCMC清单也因为认定标准和程序遭受批评。2021年6月,时任美国总统拜登发布第14032号行政令,修改并取代了第13959号行政令及第13974号行政令,将制裁对象从“中共军事企业”调整为“中国涉军复合企业(Chinese Military-Industrial Complex Companies,CMIC)”,确定了与CCMC清单不同的认定标准,进一步明确并完善了之前的制裁措施,并由美国财政部海外资产办公室(OFAC)负责管理并实施。
与OFAC同步,美国国防部开始依据《2021财年国防授权法案》(FY21 NDAA)第1260H条的内容,认定并首次公布了CMC清单。同时,美国国防部将CCMC清单上的所有主体移除,并未再列入任何新企业,即实质上暂时不再启用CCMC清单。
CMC清单的认定标准和具体限制
在FY21 NDAA第1260H条的基础上,《2024财年国防授权法案》(FY24 NDAA) 进一步明确了被列入CMC清单的中国企业所受到的具体限制;《2025财年国防授权法案》(FY25 NDAA)则修改并拓宽了由原1260H条确定的“中国军事企业”认定标准。
1. 认定标准
FY25 NDAA大幅扩展了“中国军事企业”的认定标准。具体而言,在美国境内开展商业服务、制造、出口等业务的实体、该等实体完全所有/控制的实体以及合计直接或间接拥有上述实体50%或以上权益的实体,且满足以下任一条件,就可以被认定为“中国军事企业”:
- 直接或间接由解放军、中国军事及准军事力量、安全部队、警察、执法机构、边防、武警、国家安全部,或中共中央军委、工信部、国资委,或国防科工局下属任何其他组织所有、控制、受益所有,或与之有关联关系(紧密的正式/非正式的关联),或以正式或非正式身份作为其代理或代表的实体;
- 被定义为“对中国国防工业基础的军民融合贡献者”的实体。
需注意:
- 上述“在美国境内开展…业务”包括在美国或其任何领土和属地内销售商品,或从美国或其任何领土和属地内接收商品或服务,并不要求在美国境内具有实际的商业主体存在。
- 虽然更新后的认定标准中加入了向上/向下股权穿透及控制的条款,但是该内容仅扩大了CMC的定义范围,即仅作为美国国防部认定CMC的标准,而并非直接作用于被列入名单的中国企业,并不代表CMC上中国企业的子公司、母公司及其他关联公司已被自动视为CMC。被列入CMC清单的中国企业仍应限于美国国防部公布的清单本身。
而“对中国国防工业基础的军民融合贡献者”具体指以下任意一种情形:
2. 具体限制
根据FY24 NDAA,被列入CMC清单的中国企业将被限制开展与美国国防部间的合作,具体而言:
- 自2026年6月30日起,美国国防部被禁止与CMC清单中的中国企业或其控制的实体签订、续签或延长商品、服务或技术合同;
- 自2027年6月30日起,美国国防部被禁止签订、续签或延长含有CMC清单中的中国企业或其控制的实体生产或开发的商品、服务或技术合同。
需注意的是,FY24 NDAA同时提供了一些豁免,其中最主要的包括(1)不禁止在上述日期前已经签订的合同的履行;以及(2)开展“组件”(component)业务。此处的“组件”是指作为最终产品或其他组件一部分提供给联邦政府的物品。换言之,美国国防部虽在2027年6月30日后不得间接(例如通过中间商)获取CMC清单上的中国企业提供的商品、服务或技术,但应不被禁止获取包含了由该等企业提供了部件/组成部分的最终产品。
CMC清单与CMIC清单、MEU清单间的区别
由于在形成过程中,CMC清单和CMIC清单均与CCMC清单存在紧密关联,因此在最初发布的两份清单中存在较多主体的重合。但经美国国防部和美国财政部各自对所管理清单的后续更新,目前两份清单间被列入企业的重合度已显著下降。
MEU清单(“军事最终用户清单”)则是在美国出口管制领域,与“涉军”相关的最主要黑名单之一。MEU清单由美国商务部管理,旨在限制受美国出口管制的特定物项不得直接出口给中国等指定国家内的军事最终用户。
这三张清单都围绕“涉军”主题,但主管部门、认定标准及具体限制均不相同(主要关注点可参考下表),应注意区分并避免混淆:
其他潜在负面影响与应对建议
1. 其他潜在负面影响
(1)因合作伙伴“过度合规”而影响业务及投融资活动的正常开展
虽然对于大多数中国企业而言,CMC清单的限制可能不会带来实质性的影响。但在实践中,由于美国各部门发布的黑名单种类众多且影响不同,非专业人士通常难以区分对业务造成的实际影响。因此,部分公司会一刀切地暂停/终止与被列入黑名单企业间的合作;而部分公司,也会基于“政治正确”等考量因素,在明知超出法律规定的情况下,选择断绝与被列入任何黑名单企业间的合作。
(2)制裁加码或升级的不确定性
虽无明显证据证明,企业被列入CMC清单将意味着有更大概率被列入其他黑名单。但正如前文介绍,目前存在多张聚焦于对中国企业涉军情况的黑名单,且考虑到近年来“涉军”因素在美国对华制裁领域的敏感性和重视程度,被列入CMC清单意味着可能引发其他美国政府部门的更多关注,从而增加被列入其他黑名单并面临更多将对业务产生实质性损害的限制性措施的可能性。而这种不确定性,也可能成为合作伙伴考虑提前终止开展合作的重要考量之一。
2. 对中国企业应对CMC清单列入的合规建议
考虑到CMC清单对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建议中国企业应考虑在外部专业人士的协助下,积极、及时并妥善地开展应对工作,以期降低或消除被列入黑名单事件给企业带来的风险:
(1)开展有效的内外部沟通,消除不必要误解
企业可以通过媒体公告、公开声明等方式来传递清晰的立场,并说明CMC清单对企业造成的实际影响,以消除企业内部人士、客户、供应商和投资者的误解。
(2)联系美国国防部要求其重新考虑
美国国防部在列名通告的文件中已说明中国企业可以提供相关说明及证据,以要求美国国防部重新考虑将其列入CMC清单的决定。但基于其他中国企业过往在被列入清单后与美国国防部尝试沟通的经历,实践中这一方式的效果有限,美国国防部可能会进行拖延且无法提供有效信息和回应。
(3)尝试通过诉讼途径争取移除
在诉讼过程中,中国企业有权要求美国国防部提供更多证据来佐证其将中国企业列入清单的理由。在此过程中,美国国防部承担举证义务,中国企业不用担心因在诉讼过程中披露信息而节外生枝。此外,提起诉讼的另一个核心目的是与美国国防部建立一个沟通机制,为实际没有涉军因素但被列入CMC清单的企业提供一个能够澄清误解的沟通渠道。在诉讼过程中,中国企业和美国国防部可以就案件的进展和现状进行沟通与协商,并推动和解。美国国防部如果在诉讼中发现原决定证据不足或程序存在瑕疵,也可能会选择达成和解或主动撤销其决定。
历史上曾有多家中国企业通过诉讼的方式成功从CCMC清单以及CMC清单中移除。美国国防部曾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表彰小米首席执行官雷军为“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小米投资5G和AI技术为由将小米列入CCMC清单。美国国防部也曾以箩筐技术涉及AI和自动驾驶技术以及其与国企的合作为由将箩筐技术列入CCMC清单。美国法院表示,上述理由均不足以证明小米和箩筐技术应被列入CCMC清单。一方面,雷军获得的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表彰是由多个政府机构联合颁发,目的是为表彰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获奖者的企业还包括“老干妈”的生产商、乳制品企业、青稞酒企业等与“涉军”无关的企业。另一方面,5G、AI、自动驾驶等具有军事应用的技术不足以支持将一家公司应被列入CCMC清单,因为这可能会导致清单的覆盖范围过大,导致某些在中国设有子公司的美国企业都会因此落入涉军清单的覆盖范围。
但需注意的是,之前的成功案例中的中国企业在被列入CCMC或CMC清单时,美国法律中对于“中国军事企业”的认定标准较为限缩,这给上述公司提供了相对充分的抗辩理由。然而,如前所述,目前对“中国军事企业”的认定标准已变得极为宽泛,中国企业在诉讼中能否以同样的切入点说服美国法院并从清单中被移除尤待观察。方达可以协助企业进行内部评估,考虑是否要通过诉讼途径移除清单并协助企业选聘并管理合适的美国律所代理相关移除程序。
(4)与中国相关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积极沟通并寻求帮助
被列入清单后,中国企业可以积极与中国相关政府部门开展沟通,争取得到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帮助和意见。同时,鉴于行业协会通常会针对企业被列入清单的事项进行调研和汇总,以便跟有关部门进行汇报,被列企业可以考虑与行业协会进行交流,了解其他企业的应对经验并在必要时寻求协会帮助。
(5)持续加强企业合规管理
为防范在被列入CMC清单后受到其他美国政府部门进一步关注的可能性,企业应重视并加强涉外制裁合规风险的管控,进一步完善风险防范体系,保证业务的合规开展。方达可以协助企业开展相关风险梳理和防范工作。方达在协助企业应对涉外制裁合规和建设企业内部合规体系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方达作为公司律师,从应对被列入制裁清单,到参与到和解谈判和正式制裁程序,乃至制裁后合规体系建设和协助客户解禁,能够为客户提供全面流程、一站式的法律服务。